观众登记 展商登记 English
,距离本届展会开幕还有 00
首页  >   汽车制造 | 中国车企遭遇欧洲挑战
汽车制造 | 中国车企遭遇欧洲挑战
时间:2024-6-14 16:51:21      发布者:管理员

中国车企在欧洲遭遇挑战。近日,长城汽车德国有限公司(GWMD)近日宣布,将关闭其位于慕尼黑的德国办公室,并计划于2024年8月31日终止所有雇用合同。此举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对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策略调整的广泛关注。

中国车企在欧前景不明

长城汽车于2021年11月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欧洲总部,作为进军欧洲市场的核心。然而,面对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挑战和众多不确定因素,长城汽车决定对其欧洲战略进行调整。长城汽车公关部负责人在声明中表示,此次关闭德国总部并不意味着公司退出欧洲市场,而是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的反补贴调查以及潜在的惩罚性关税,给长城汽车及其他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未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长城汽车在声明中强调,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欧洲市场的销售业务和售后服务,这些工作将由当地的代理经销商负责。同时,公司还将在包括德国和英国在内的现有欧洲市场销售汽车,并由中国业务部门进行远程监督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服务欧洲地区的客户,长城汽车计划将其欧洲零部件仓库从德国纽伦堡搬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并且仓库面积将扩大一倍。这一举措将确保长城汽车能够继续为欧洲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零部件供应服务。

长城汽车在欧洲的战略调整,或许只是中国汽车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一个缩影,如果关税大棒最终挥舞起来,那么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不得不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

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通过抽样方式确定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为首批调查对象。主要涉及产自中国的九座及以下纯电动乘用车,调查期限覆盖范围横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反补贴调查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并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的企业是否获得中国政府的补贴;二是将原产于中国的补贴电动汽车进口到欧盟,是否可能对在欧盟生产电动汽车的生产商的经济健康造成损害。

据悉,该调查用时最多13个月,欧盟委员会可在调查开始9个月之后,实施临时反垄断关税。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方案将于7月4日起实施。欧盟委员会表示,对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

欧洲车市需要中国车企

近日,拥有近120年历史的日内瓦国际车展(GIMS),宣布将于2025年停止举办,并且未来几年内也没有相关的举办计划。

日内瓦国际车展组委会在日前表示:“汽车行业的不确定性,以及相比欧洲其他主要展会吸引力下降,是车展取消的主要原因。”不过,组织者表示,日内瓦车展停办不会影响他们在卡塔尔多哈举办的展会。2025年11月,多哈汽车展将继续举行,继2023年首次亮相后,预计将吸引更多国际参与者。

据了解,日内瓦车展这个享有盛誉的汽车展览盛会,举办地位于中立国瑞士。虽然瑞士本身并没有汽车生产商,但其地理位置独特,坐落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汽车制造强国的环抱之中,这使得日内瓦车展成为了一个各国汽车厂商竞相展示汽车产品的国际舞台。

在高峰时期,日内瓦车展吸引了超过120家展商参展,其中包括保时捷、捷豹、法拉利、兰博基尼等众多豪华汽车品牌。这些品牌在此展示它们最新的技术成果、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汽车产品,使得日内瓦车展成为汽车爱好者们瞩目的焦点。

随着日内瓦车展影响力的不断攀升,它逐渐与慕尼黑车展、北美车展、东京车展、巴黎车展齐名,被誉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这不仅彰显了日内瓦车展在国际汽车界的地位,也反映了瑞士作为中立国在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日内瓦车展的落幕,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欧洲汽车产业和市场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中国举办的车展。以今年举办的北京车展为例,2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500多家参展企业、278款新能源车型、117款全球首发车型、163场新闻发布会,这一组数字足以说明中国汽车企业的生命力。

试想,如果欧洲愿意接纳中国汽车企业在当地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日内瓦车展可能会焕然一新。

“出海”大势不可逆转

尽管在欧洲遭遇挑战,但中国汽车出海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表示,自2021年以来,随着世界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显现,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亮眼。今年4月中国自主车企在海外部分地区销量初步统计达到18.4万辆,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12%;1~4月,自主车企海外市场总销量72万辆,同比增长57%。自主车企在海外市场的零售表现很好。自主车企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是燃油车的国际性价比提升和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暴增,加之俄罗斯贡献了近80万辆的增量,因此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

由于有中国家电等产业出海的经验教训,汽车出海的策略日益清晰完善,从KD组装到本地化生产、海外并购,车企海外战略效果突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了强化根据地打造游击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新阶段。自主品牌在海外以建设KD组装为起步,逐步加大本土化产业链建设,以整车企业为龙头,零部件与整车抱团出海效果显著,上汽、吉利、长城等取得巨大的成功。自主整车出口从买断模式基本全面转向经销模式,奇瑞等自主整车品牌建设海外本土化的商务管控中心,全面监督当地提升销售服务网点的体系能力,自主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在应对海外市场风险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据崔东树介绍,中国对国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有超2000起案例经验。1994~2023年,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1646起,占比707%;反补贴212起,占比9%;保障措施392起,占比17%;特别保障措施89起,占比4%。2023年,全球发起的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189起,占比82.89%;反补贴26起,占比11.40%;保障措施13起,占比5.70%。2023年,中国对全球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1起。2023年,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63起,占比72%;反补贴12起,占比14%;保障措施12起,占比14%。

中国车企对外贸易的防风险意识极强,10多年里遭遇俄罗斯、伊朗、阿尔及利亚、巴西等多次几乎灭顶之灾,培养了中国车企对外贸易丰富经验,尤其以中国自主品牌对俄罗斯市场的进入策略性差异,体现了车企的务实防风险。

在崔东树看来,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创世界性奇迹,这是跨国车企看不懂的巨大成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是中国自主电动车强大后国外应激反应现象。

中国车企不能轻言放弃

虽然在欧洲市场遭遇挑战,但不得不说,欧洲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汽车市场。

欧盟汽车市场发展成熟度高,产销规模及保有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汽车保有量大,平均使用年限较长,为新车销售提供了稳定的替换需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是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最激进的市场之一,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较高,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也较为完善。中国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将成为撬动这一市场的关键支点。

在消费者偏好方面,欧洲消费者对汽车品质、性能和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展示其高端产品和技术的机会。中国车企通过经济型燃油车的热销和电动汽车的导入,在欧洲市场的比重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

据悉,蔚来最近在欧洲就有新的动作。5月27日,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蔚来NIO House正式开业,这是蔚来在欧洲开设的第八家NIO House了。从2021年进军欧洲市场以来,蔚来已在欧洲布局了43座换电站、46根充电桩、接入超50万根第三方充电桩;以及7家蔚来中心、8家蔚来空间、55家蔚来服务中心。

这次阿姆斯特丹NIO House的开业,让蔚来的品牌文化在欧洲得到充分展示。据说这个拥有13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拥有八层空间,总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除了可以为蔚来车主提供休息、阅读、社交等体验需求外,还能扩展出试驾、办公、展览、讲座、聚会等社交空间需求。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军建议:“中国车企对欧洲的限制政策要积极应对,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走进去,深耕核心技术,打造高性价比的产品,欧洲消费者是不会拒绝的。”